在經歷了服務行業的一次重創后,體育產業尤其是健身行業在新一輪的競爭下出現了逐步細分的態勢。與此同時,投資者和財經分析者都在觀望,互聯網和科技型健身幾乎同時喊出口號:新型健身革命要來了!!!
模擬對話
吃瓜群眾:什么新型健身革命啊?相對于什么來說的革命啊?
輿論制造者:當然是相對于傳統健身房的新型健身革命啊,融合了互聯網、智能、輕奢、科技等元素,新一輪的洗牌馬上就來了!
投資者:聽起來不錯啊!
傳統健身房:啊???
健身器材廠家:我們該怎么辦?!
輿論制造者:你們不信?!
傳統健身房、健身器材廠家、投資者、吃瓜群眾:。。。
自從2018年的上海HS一夜崩盤之后,健身行業人士一直繃緊了神經,從行業運營者、投資者、從業者、供應商、服務商、教練、建設愛好者,大家都感覺一不小心就會躺槍,同時一批具有互聯網思維的新型健身房品牌正在崛起。那么除了連鎖品牌崩盤,是什么本質原因導致了傳統健身房經營壓力變大呢?
筆者從多年市場運營的角度來分析,給出以下三個觀點:
01
傳統健身房的現金流過度依賴于“付費模式”
從體驗卡到周卡到月卡又到年卡,預付費的模式成了支撐傳統健身房的手段,但是這個手段在保障現金流的同時,也成了一種潛在的風險。
風險從哪里來呢?今天我們只談本質,不嘮家常。
從財務知識上,這種風險存在于短期現金流和長期負債本質之下。做市場的人都知道,如果想要自己的產品賣得好,最最根本的根本不是營銷手段,也無關ROI,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本身的核心競爭力,營銷是脫離開產品的又附屬于產品的所有推廣方式的匯總,但是產品往往是二次消費最主要的決定方式,所以健身房的預付費模式導致了健身房的準入門檻雖然降低了,但是競爭也同時加大了。再細節的財務流水我們也不細算了,服務作為健身房的產品存在,也作為資金流的支撐,除了服務的成本費用,其他的潛在費用也是不可忽視的,比如人力、物力、水電、物業等等等等。
02
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用戶的留存率問題
如果你意識到了第一點,那么你就會想到第二點。我們用邏輯順序展開分析。
財務如果有了風險,這個時候健身房考慮的肯定是開源節流。節流的話好像作用不太大,那么開源吧,那么我們就拼命的干銷售吧,至于健身房的運營,等有錢再說吧。
銷售重要嗎?重要!運營重要嗎?嗯。。。
換個說法:
用戶的課程內容體現重要嗎?用戶的運營重要嗎?
當然了,我們屬于服務行業。
忽視了運營,用戶的留存率自然就降低了。
03
同質化競爭嚴重的情況下產品和服務創新難度大
你們家的課程和別人家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嗎?
你們家的課程更新周期是多長時間?
有沒有純碎的個性化的定制呢?
各健身房之間的健身器械、課程配備、場地設施也都大同小異,課程上如何創新呢?
這個地方我們只提問,因為答案都在每個人心中。
04
課程質量標準化缺乏統一的界定
企業的產品分為設計標準化、形象標準化。作為一種產品,服務的課程如何考察其質量和標準呢?沒有ISO9000認證、沒有HACCP管控。也不可能有,暫時。只有教練的認證證書,但是主觀性太強。
有沒有可能把健身課程作為一種企業標準,繼而推動到地方標準甚至是國標呢?或者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官方的權威的認證和評價質量的標準。有的,行業內的人才馬上就會發現商機。
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,傳統健身房勢必要面對變革,但是僅僅憑借融合互聯網、智能、輕奢、科技等元素就能夠變革嗎?傳統健身房最切近的經營方式調整戰略應該作何選擇呢?
山東天展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是以健身產業為龍頭,以大健康產業為核心,多產業投資運營為依托的多元化集團公司,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健身產品和健康服務體驗、引領健康生活理念。